12月27日,記者從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我國標準動車組家族不斷壯大,形成了350公里、250公里、160公里不同速度等級,8輛短編、16輛長編、17輛超長編不同編組形式,動力集中和動力分散不同動力牽引模式的系列化產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功研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如今,中國標準動車組不僅開進了世界屋脊高寒、高原地區,還以“中國標準”出海,為世界高鐵貢獻中國方案,不斷釋放影響力。
歷經7640項試驗 84%采用中國標準 實現從追趕到領跑
中國標準動車組項目起始于2012年,在當時的中國鐵路總公司(現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主導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中車、西南交通大學等產學研單位,集合優勢力量,共同開展了中國標準動車組的研制工作。項目團隊以中國標準為主導,按照正向設計思路,以自主化、簡統化、互聯互通互換、技術先進為目標,開始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時速350公里的中國標準動車組。
在中國標準動車組的創新過程中,形成了“開放、協同、一體化、國際布局”的科技創新體系。主要成員單位協同合作,對網絡控制系統、牽引系統、鋁合金等各類高性能金屬板材焊接組裝等技術難點協同攻關。共有60余家科研單位、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70多位院士、近千名教授、2萬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了中國標準動車組的研制工作。
制造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軌道交通裝備,技術突破是關鍵。研發團隊用5年時間,歷經503項仿真計算,5278項地面試驗,2362項線路試驗,才實現了中國標準動車組從啟動研發到最終定型。在中國標準動車組采用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到84%,11個系統96項主要設備采用了統一的中國標準和型號。
2015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樣車下線。2016年7月,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客運專線上進行了時速420公里交會試驗,完成世界上首次在實際運行軌道上進行的高速列車會車試驗。2017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同年9月,“復興號”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的標桿。
持續壯大的“標動家族”——氣溫-40℃,海拔5100米
350公里、250公里、160公里不同速度等級,8輛短編、16輛長編、17輛超長編不同編組形式,動力集中和動力分散不同動力牽引模式——如今,中國標準動車組家族不斷壯大,已形成系列化產品。
——時速350公里標準動車組節能低碳環保。中國標準動車組整車運行阻力較原有車型降低12%,當列車以時速350公里運行時,人均百公里能耗僅為3.64度電,相當于客運飛機的1/12、小轎車的1/8、大型客車的1/3,在京滬高鐵上每來回一趟可節省5000多度電。京張高鐵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采用輕量化設計,重量減輕20噸左右,內飾材料環保、可降解率達到50%以上,回收率可以達到75%以上。通過采用灰水再利用技術,節水率達10%,每次運營都可以節水260升。
——時速350公里復興號高寒動車組耐低溫最“抗凍”的成員。據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馬凱介紹,研發團隊采用密封防雪結構、低溫防凍、冷凝水防治等措施,解決了高寒氣候下運行的防寒保暖、轉向架積雪、關鍵部件凍結等難題,擁有耐低溫、耐冰雪的“獨門絕技”,在-40℃的極寒環境下也能奔跑如常。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是中國標準動車組譜系中最“聰明”的成員。2021年,6月“龍鳳呈祥”“瑞龍智行”兩種外觀方案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京滬、京廣、京哈、徐蘭及成渝高鐵開行,列車配備的智能化感知系統通過遍布全車的2500多個傳感器,構成了一張無死角的安全監測“天網”,能對走行部狀態、軸承溫度冷卻系統溫度、制動系統狀態客室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實時采集1500余項車輛運行信息。
——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是中國標準動車組家族中的“全能手”,最高運行海拔達5100米,是世界上運行海拔最高的動車組。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采用可變增壓技術和高原適應性技術,相比于傳統高原內燃機車燃油消耗率降低4.7%,同時大幅提升內燃動力車噪聲控制水平,既能為旅客提供靜謐的乘坐體驗,又能降低動車組運行時產生的噪聲污染,動車組運行時車內噪聲不超過60分貝,馳騁雪域莽原,通行昆侖九天,中國高鐵的“高”度還被它不斷刷新,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原“綠巨人”。
從世界首條穿越高寒地區的耐高寒動車組,到穿越戈壁大漠的抗風沙動車組,再到征服世界屋脊的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4000多組高速鐵路動車中,中國標準動車組已累計配屬超750列,約占全國動車組總數的22%。中國標準動車組已累計安全運行8.36億公里,相當于環繞赤道行駛2萬圈,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和出行方式。
“中國標準”動車組加速出海
憑借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建設和裝備制造技術體系,中國標準動車組不僅開進了世界屋脊高寒、高原地區,實現了跨海過橋不減速,還以“中國標準”出海,為世界高鐵貢獻中國方案。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中國中車為中老鐵路提供的動力集中動車組,是我國正在大批量運用的成熟可靠的車型,這是中國標準動車組首次走出國門。中國中車針對老撾的具體實際進行適應性的設計優化,為老撾人民提供便捷舒適出行方式?!盀憸嫣枴辈粌H帶來中國標準與速度,更帶來中國情懷與溫度。
前不久,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G20峰會期間,以中國標準動車組為技術平臺為印尼雅萬高鐵量身定制的綜合檢測列車緩緩駛出德卡魯爾車站并逐漸加速前行,標志著我國高鐵列車“走出去”實現歷史性突破。
中國標準動車組走出去的步伐不止于此。中泰鐵路是中泰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項目,這條泰國首條標準軌高速鐵路使用的正是中國標準動車組技術。對于這條鐵路,許多泰國人士已經開始期待,“從曼谷到呵叻,中泰鐵路會經停不少小地方,通車后會給這些地方帶來極大的交通便利,吸引游客前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span>
關于中國彩虹網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上投稿 | 法律顧問(吉林創一律師事務所)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0431-82530026 | 舉報郵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22 neabrid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彩虹網版權所有 吉ICP備 05002603號-3